世界新消息丨拐点将至,锂价见顶?信号已现!
锂价“高烧不退”一幕将在明年告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刘彦龙12月20日在第七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表示,今年产业链发展面临一些严峻挑战,供应链短缺、电池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问题给产业健康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资料图片)
去年以来,锂电产业链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下游需求超预期增长,而电池、材料企业大多没有预估到这一增长速度。随着产能布局逐步释放,预计从明年开始相关材料价格会有一些回落,并逐渐趋于合理。
而在现货市场上,锂价的“高位滑坡”也让人猝不及防。上海钢联数据显示,12月20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下跌0.25万元/吨至55万元/吨,较11月份59万元/吨的价格高点已经跌去4万元/吨。
不久前,被业内称作“锂价风向标”的皮尔巴拉锂精矿拍卖活动也遭遇“冷场”。北京时间12月14日,澳锂矿商皮尔巴拉完成了第13次锂精矿拍卖,成交价为7505美元/吨,较11月16日的成交价下跌300美元/吨,跌幅达3.8%。而在此前,皮尔巴拉每一次锂精矿拍卖成交价都会刷新纪录。
下游苦高锂价已久
尽管锂价在12月份出现“滑坡”,纵观2022年全年,锂价还是翻了一番。安泰科数据显示,12月20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为55.4万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了约122%。
锂价暴涨,无疑让锂电产业链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据东证期货测算,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原料成本中,磷酸铁仅占13%,而碳酸锂占比则高达87%。
受此影响,今年多家锂电材料企业和电池生产商一度“增收不增利”。国轩高科不久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碳酸锂作为动力锂电池生产的正极材原材料,目前价格处于高位震荡,增加制造成本,影响毛利率。
明冠锂膜副总经理赵鑫在第七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表示,由于上游矿产资源相对匮乏,新建产能投产释放周期与现有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造成了锂价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持续上涨和锂供应紧张,给电池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成本增加。
步入12月,锂矿和锂盐价格双双“掉头”下跌,也让业内看到了曙光。有业内人士表示,皮尔巴拉锂矿拍卖价的下跌,或是锂价见顶的信号,反映了业内对高锂价的抵触心理,锂价或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
不过,也有券商认为,近期锂价向下波动主要源于淡季效应,锂价“拐点”尚未到来。由于锂矿供给端新增投产项目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锂价长期处于高位的韧性较强。
华西证券认为,目前下游仍有一定的碳酸锂库存,受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下游厂商整体采购热情不高,锂盐价格或持续下调。此次锂盐价格的波动属于伴随行业淡旺季的正常波动,并非“拐点”。在上游多个项目投产时间延期、锂资源供给释放较慢的背景下,锂盐价格有望在较长时期内维持高位。
浙商证券通过梳理2023年各个季度锂资源的新增供给量和需求量,得出结论:上半年仍将维持供需紧张,下半年或迎来供给过剩。该机构预计锂资源边际供大于求的情况或出现在2023年下半年。
专家:构建非战略资源限制的新型电化学体系
当前,中国在动力电池、锂电材料、锂电装备等领域已走到了全球前列。据刘彦龙介绍,今年全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50万辆已毫无悬念。今年前11个月,中国市场装机量前10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94.6%。全球范围内装机量前10家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且份额进一步增长。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参与度稳步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表示,业界预测2023年全球锂电池出货就有望进入TWh(亿千瓦时)时代。整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不过,行业仍然需要重视从基础层面进行创新,尤其是材料层面的创新。
吴锋表示,安全仍然是动力、储能电池产业的重要关注点,是底线,是必选项——这已成为行业的共识。目前,行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产业链环节供需错配,锂电材料价格大幅增长,对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对电动汽车、储能产业发展前景的预判,全球锂电产业发展面临着战略资源紧俏和供应链安全的挑战。因此,构建非战略资源限制的新型电化学体系作为重要互补也已提上日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高延敏表示,动力电池有些难题是单个企业很难解决的,应研究探索行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材料以及核心零部件的联合研发攻关,发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作用,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克难攻坚,共同研究解决共性问题。
“同时,加强相关标准的制定以及完备的检测能力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动力电池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或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其产品将无疑是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利润的。”高延敏表示。
本文作者:陈雨康,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拐点将至,锂价见顶?信号已现!》
关键词: 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