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经分裂,中国与美国各自领衔两大集团,跨国公司必须选边站

最近一期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提醒跨国公司在与中国做生意时一定要小心为上,文章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环境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第一,世界已经分裂成由中国与美国各自领衔的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的博弈会相当残酷且惨烈,跨国公司手握重金与财富,如果稍不留神便会成为这场博弈的牺牲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二,《外交政策》很悲伤地发现,在目前的局势下,整个世界已经显示出多元化趋势,西方一统天下的传统优势已经四分五裂。按照《外交政策》杂志的调查,全球61个被调查的国家中,有18个国家明确表示保持中立,同时有20个国家一方面与美国保持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势头让《外交政策》感叹,西方一统天下的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西方优势不再的情况下,《外交政策》杂志提醒跨国公司,出门在外做生意还是小心为上。

第三,《外交政策》杂志提醒跨国公司,尽管企业只是按照纯粹的商业逻辑进行全球投资布局,但随着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在自己的投资布局以及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方面一定要多加小心。《外交政策》杂志甚至预言,如果中国要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施压,肯定会拿这些跨国公司的资产作为威胁,到时候如果跨国公司不小心,真的会鸡飞蛋打。因此,《外交政策》杂志建议,跨国公司的经营应该遵循基本的原则,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首先,最近一期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讨论跨国公司与中国的关系。从总体而言,看过这篇文章后能够感觉到,这篇文章毕竟还是国际著名的风险管理公司以及英国顾问公司牛津分析所做出的分析性报告,主要从地缘与商业关系的角度对跨国公司进行前景性预测,相关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

第一,世界正处于分裂边缘。在美国高举的“脱钩断链”大旗下,美国通过拉拢自己的盟友,企图重新构建美国等西方国家内部大循环的“全球化”。这一“全球化”相较于当前的全球化,实际上只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内部的小型“全球化”,其中心目标是要保证美国等西方国家自己的供应链安全。在美国坚定的逆全球化行为之下,无论中国及欧盟是否愿意,毕竟美国作为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这种分裂的行径与搞阵营对抗的思维,必然会对目前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产生强大影响。

《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这篇文章,看到了目前的这种趋势与现状,也有一定道理,但其不讲道理的地方恰恰也在这里。文章认为,美国领导的集团与中国领导的集团之间的较量,实际上就是一场意识形态之战,就是一场民主政体与威权政体的博弈。这无疑典型地落入冷战思维的窠臼,以意识形态对全球政治经济进行人为划线,根本违背了基本的唯物主义原则,因此必须看到这一点。一方面这篇文章看到了世界的现状与趋势,另一方面这种分析的方法实际上有违逻辑,既然有违逻辑那也就说明,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行为,尤其是美国提出“脱钩断链”的主张,企图建立小院高墙的做法注定行不通。这种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21世纪,可能在某些方面、领域、赛道上能够有所成就,但要想全盘重塑全球化秩序则根本不可能。

第二,文章表示,西方传统的一统天下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多元化趋势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这一点外界也能够看到而且值得赞同,造成这种结果无疑也是因为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躺平”这么多年,吃了这么多年老祖宗的红利后,自然而然会出现这种整体性实力下降的趋势,用熟悉的话概括则是富不过三代。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秩序总体而言处于和平与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地区性大国、新兴市场国家都将目标瞄准在大力发展经济上,发展才是硬道理已经成为各国的一致共识,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也成为各国的思维底线。借助于全球化发展与各国的努力及共识,这才有了多元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外交政策》杂志也看到,多元化已经成为主流,而西方一统天下的优势已经是大江东去不复返。

第3, 《外交政策》杂志表示,跨国公司在进行全球布局与投资时,尤其是对中国进行投资时一定要小心为上。由于以中国为首的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集团正在进行激烈博弈,为防止中国将西方的跨国公司作为自己的人质,《外交政策》杂志提醒这些跨国公司,尽快转移自己的资产并赶快迁出中国,在中国之外另建自己的供应链。对此只能感慨,《外交政策》杂志真的说出了西方人的心里话,所谓的“中国会没收跨国公司资产”“中国会把跨国公司作为自己的人质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施压”属于无稽之谈,相反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当前在做的事情。一场俄乌冲突让美国直接没收俄罗斯国家与个人的财富,所谓的人权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完全得不到体现。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自己先种下恶果,又害怕其他国家效仿,才会用这种变态扭曲的心理看待中国,对于《外交政策》杂志提出的这一观点只能感慨,真正破坏国际自由贸易规则的恰恰是西方自己。

其次,在对《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这篇报告进行简要分析后,也应该思考中国如何应对的问题。实际上,自从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具竞争力的对手后,美国通过构筑小院高墙并提出“脱钩断链”主张,企图围堵中国,而西方的媒体、智库、政府纷纷在舆论上造声势,像《外交政策》杂志这种文章可谓比比皆是,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中国对这些文章中的观点只能采取一种态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谨记之,具体而言,在西方不断制造两大阵营对抗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做好三件事。

第一,进一步亮明中国全球化的主张。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坚定的维护者与推动者,不仅仅因为中国是全球化的得益者,更因为中国深深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至21世纪,要想解决全球80亿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十分困难,诸如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公共卫生问题始终困扰全人类。如果主要大国之间以邻为壑,造成的后果一定是当前的人类无法承受得了的,因此,中国更应该大声疾呼,在各种场合团结更多的国家,继续高举全球化大旗,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发展。

第二,面对西方为遏制中国,频频用政治问题干涉问题干涉经济问题的这种拙劣技法,中国还是要在两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营商环境,建立法治社会与法治经济,这是中国营商环境的两大主要落脚点。

另一方面,还是要大力增强中国经济的提速增质。包括《外交政策》杂志在内的媒体发现,很多跨国公司开始从中国撤离并搬到其他地方,就认为这是出于纯粹的政治原因,但这些媒体忘记了,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经济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发展到新阶段。中的本土产品、品牌、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当外资再也没有办法享受对中国的技术优势时,其产品自然而然只能被中国市场淘汰。这是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带来的必然结果,但这种正常的商业进出,却被西方媒体有意解读为,中国对外资的“打击”。这种荒谬的言论也再次告诉中国,中国经济只有向着更高质量发展,对于全球化的支持与推动,对于中国整体实力的提升才会有真正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中国要整顿内部环境,提质增效中国经济。

第三,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关系。无论美国如何高喊“脱钩断链”,但美国仍然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在气候问题以及全球其他公共治理问题上都是如此,为了避免中美之间发生摩擦与冲突,美国依然需要中国。实际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所谓的“脱钩断链”以及企图通过建立“小院高墙”将中国隔离在外的想法,更多的只是臆想。必须承认的是,双方在某些领域确实已经脱钩,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力量想人为切割就切割得了的。这便给中国的经济与外交留下足够宽广的空间,在整顿国内秩序的基础上整合国外资源,实现国内、国外两大资源的整合,利用好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形成全球化大循环,而《外交政策》杂志提出的这种悲观结果一定不会变成现实。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外交政策 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