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资讯!央行释放最新信号:货币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利率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北京报道


【资料图】

两会召开在即,货币政策备受瞩目。3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易纲、副行长潘功胜、副行长刘国强介绍了货币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话题。

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思路,易纲表示,“一方面是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精准有力地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谈及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易纲表示,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方面,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央行累计1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长期流动性超过11万亿元,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在央行资产负债表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易纲认为,在总量上保持合理的信贷增长,对稳就业、保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保住小微企业的市场主体。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稳”。易纲表示,“我们政策的重点是强调保持物价的稳定,这就要求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率大体上和名义GDP增长率匹配,这样就能够保持一个合适的货币供给,使得整体上中国的物价是稳定的。”数据显示,2018-2022 年M2 年均增速为 9.5%,与同期 7.8%的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适当提高,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在结构上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央行推出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是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有15项,余额有6.4万亿人民币,占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左右,总体上是适度的比例和水平。

央行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在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保交楼方面,都是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的余额接近24万亿人民币,授信户数超过5600万户;支持绿色发展方面有两个支持工具,去年带动的碳减排相当于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刘国强表示,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比如普惠金融领域。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另外还有一些工具,也可以考虑和其他政策工具进行衔接。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易纲表示,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同时,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和能源保供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就业等普惠金融服务。

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利率政策

近期以来,市场明显感受到信贷利率在持续走低,不仅是多地首套房贷利率在下调,消费贷利率也在降低。近年以来,央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推动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2022年全年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均下行20 个基点,引导1年期和 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行15 个、35 个基点。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是4.17%,较2018年下降了1.2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从2018年1月的6.3%下降到去年12月的4.9%,都是历史比较低的水平。2022年12月,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平均为4.26%,较上年12月下降1.37个百分点。

谈及利率政策,易纲明确表态,要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问题,要保持实际利率的合适水平,适当降低融资成本。他说,“2022年是特别明显的对比,世界主要央行因为通货膨胀都在大幅加息,我们在去年没有加息,反而两次降低了利率,降幅在20-50个基点;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降了两次。因此,去年融资成本是下降的,这是一个支持实体经济非常重要的方面。”

因此,在被问到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央行降息空间是否会进一步受到挤压时,刘国强表示,“今年央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总的取向,但是具体的政策工具怎么使用,要综合考虑,相机抉择。”

他进一步指出,一是坚持以我为主,把国内的目标放在首位。央行将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二是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三是统筹国际与国内,既立足国内,调控有度,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加强预期管理,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易纲说,“我们认为,目前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的水平也是比较合适的。”

至于降准,2018年以来14次降准,大概是把平均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近15%降到了不到8%,降了7个多百分点的法定准备金率。易纲表示,“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像过去那么高了,但是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整体上看,货币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强调“稳”字。刘国强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既着力扩大内需,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 利率政策 中国人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