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的降息落空了,从三个角度谈一谈,为何对于银行股是利好

央行行长易纲在“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是比较合适的”,“不大水漫灌,不大手大方”。央行透露出的消息很明显,短期内不会降息。那么问题来了,利率不降,对于银行股价有何影响?

病毒事件告一段落以后,我们开始全力发展经济,按照咱们的常规思路,继续降息,刺激消费,助力经济复苏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可是我们的管理层并不打算继续降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减少利率政策背离


(资料图)

我们都知道,在2022年,美联储不断加息,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经济体都在不断加息,意图降低通货膨胀。但是我们的货币政策与之相反,我们是通过不断降息来释放流动性。

如果我们在当前的环境下继续降息,会与国际货币政策继续背离。降低利息,背后带来的是我国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降低,导致汇率降低,外资会进一步出逃。

不是说趋同就一定好,至少现如今,国际多国加息吸引走的外资还没有大举回归。资金不回归,股市不繁荣,企业缺资金,发展受局限。

美联储不加息,我们降息,那就是进一步背离,如果我们稳住降息的冲动,反倒是逐渐与美联储利率政策趋同,这对于稳住外资,稳住股市有很大帮助。

二、避免过度通货膨胀

央行行长易纲强调,利率政策要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问题,要保持实际利率的合适水平。

他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以较2018年有所下降的企业贷款利率水平来看,以过去十年平均通货膨胀指数仅2%的物价水平来看,以逐渐上升的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来看,以在“7”附近不断震荡,弹性十足的人民币汇率来看,当前的利率就是最合适的水平。

如果继续降息,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流动性。通货膨胀也许会被进一步拉升,房地产价格也许又会回到疯涨的时代,这就背离了房住不炒的初衷。

利率维持稳定,对于银行股来说,我认为是一件好事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复苏达到预期

前面提到了,央行决定不降息,这是依据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的决策。如果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或者说不及管理层的预期,那降息就是一个必然事件。可是管理层没有降息,那反过来说不就是经济发展已经达到预期了吗?至少达到了管理层的预期。

都说银行业是万业之母,比喻虽稍显夸张,但是经济复苏,直接预示银行不良下降,利润上涨。在2022年弱基数的情况下,2023年的银行业绩增速大概率会表现强劲。

二、地产行情趋暖

利率其实对于地产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毕竟借出去的钱,利率再低还是要还的,它对购房者的预期影响是有限的。影响地产最长久的是人流量,影响地产最根本的是需求量,影响地产最直接的是政策导向。

央行不打算降息,于我而言是有点意外的。毕竟许多人都认为房市并没有重回2016年的繁荣。可是2016年的繁荣就是此次房市政策的目标吗?从央行的态度来看,并非如此。房市回暖,房企复苏就行,繁荣大可不必,房住不炒更要坚持下去。单就这个目标来说,现阶段,房市政策已经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银行与地产的关联度还是非常高的。关联度较高的点就在于银行的大批不良资产都来自于地产。很明显,地产复苏,不良资产也是可以化解的,那对于银行也是绝对的利好。

三、压缩利润

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还是靠净利差获得的。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空间越大,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如果降息,存量的存款是不会降低利率的,但是存量的5年以上长期房贷是会降低利率的,部分3到5年期的贷款利率也是会降低的。压缩利差,压缩利润是必然的。

降低存款利率以后,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也会变得很乏力,除了那些忠实的储户,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会降低存款在自己资产结构中的占比。

维持利率不变,银行的资金成本会维持不变,盈利状况也会趋于稳定,储户的存款意愿也会趋于稳定,银行的利润增长也就是稳定的,完全符合投资者的预期。

总结:

不降息既是与国际货币政策趋同的考量,也是基于国内经济所做出的判断。不降息,对于银行股来说是利好。这是经济复苏进度达到预期,房市复苏达到预期的证明,也从利率政策端让银行的利润空间更加稳定。

我是专门研究银行,喜欢讲干货的银行研究僧,关注我,咱们一起学习探讨,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多多转发、点赞、关注。讲的不好,仅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市场报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