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储蓄需求开始弱化,7月存款同比多减或重回理财

7月,人民币存款呈现同比多减态势,理财市场则在6月底出现一定的季节性回落后,在7月迎来升温。


(相关资料图)

在近期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市场对理财的关注度日渐升温。市场分析普遍认为,7月存款同比多减,除了提前还贷推动存款下降外,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居民理财存款化转向存款理财化的迹象,居民储蓄意愿下滑。展望下半年,理财整体规模有可能恢复到29万亿元以上水平。

居民存款同比多减

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5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07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130亿元。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人民币存款大幅收缩一方面缘于季节性特征,但同比多减一定程度反映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或系风险偏好回升和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7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减,既有季初月表内资金回流理财的因素,也反映在存款利率降低、消费投资机会增加的背景下,居民对预防性储蓄的需求开始有所弱化。7月企业存款多减,可能与贷款融资下滑有关。此外,7月作为税收大月,缴税收入推动财政性存款季节性增加,且在去年低基数影响下,同比明显多增。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则认为,提前还贷推动居民与企业存款下降。7月存款减少超过1.1万亿元,余额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至10.5%。其中,居民存款与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多减4713亿元与4900亿元,居民与实体企业提前归贷、减少续贷或减少新增贷款。财政存款新增9078亿元,同比多增4215亿元,财政有待继续加大支出力度。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新增4130亿元,同比少增3915亿元,这与非银贷款同比多增形成明显对比,表明理财等的资金赎回压力仍大。

理财市场升温

虽然对于存款减少,是因提前还贷还是流入理财存在不同看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存款同比多减的同时,理财市场在6月底出现一定的季节性回落之后,在7月迎来升温迹象。

根据明明测算,2023年7月理财规模环比大涨了1.88万亿元至27.22万亿元,增幅达7.42%,创两年来新高。

光大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随着跨季之后以每日开放型产品线为代表的理财产品快速回流,7月末理财规模快速回升至27万亿元附近,8月第一周理财规模增长1000亿元左右。

此前,多家券商分析师也预测,在7月第一周,银行理财规模已恢复增长超过8000亿元。例如,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显示,7月上旬银行理财规模已增长1.07万亿元,显示出积极复苏趋势;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7月14日,银行理财存量规模较7月7日上升3324亿元至26.93万亿元,其中理财子规模较7月7日上升3674亿元至22.71万亿元,延续季末规模下降之后的回升趋势。

展望下半年,市场分析认为,存款利率下行正推动居民资金由存款重新回流理财产品,银行理财规模将逐步回升。

“2022年居民积累的超额储蓄回流消费的规模相对有限,而地产也难以放量,对储蓄的分流作用较小,叠加监管对表内存款利率的不断压降,理财性价比持续提高,超额储蓄回流至银行理财的概率上升。”明明预计,“资产荒”压力或将助推债市走强。结合历史数据和理财冲量发力的惯例,预计8月理财规模增幅在4000亿元左右,下半年理财整体规模有可能恢复到29万亿元以上的水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