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付息超万亿,卖地收入大跌,地方财政何去何从?

有一条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地方财政越来越困难。地方的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收入却开始下跌,致使地方财政越发困难。那么地方财政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地方财政的收支哪里发生了变化,未来地方财政何去何从?


(相关资料图)

一、债务付息超万亿

2022年我国地方财政债务付息首次超过万亿元,并且付息增长量相较于2021年增长了20%。根据地方财政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地方财政的利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3.02%左右。

之所以地方财政支付的债务利息会在短时间内猛增,是因为我国地方财政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冲击,给各级政府都带来了不小的支出压力,故而只能够选择扩大债务规模。

据统计2022年前11个月,我国地方财政的债务规模超过了7万亿人民币。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只能够用借债的方式来暂时解决眼前的困境。虽然眼前的困难暂时解决了,但是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会为地方政府之后的财政情况埋下隐患。

二、卖地收入暴跌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地方政府除了债务不断扩大之外,地方政府赚钱的主要手段——卖地也受到了重大打击。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除了地方所属企业的收入和大部分种类税收的25%之外,就是卖地的收入。

卖地也就是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在我国,如果想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向地方政府交纳一定的费用,这就是我们说的卖地收入。

在中国发展初期到现在,卖地一直都是我国地方财政的香饽饽。因为无论未来想要做什么事情,占据一个好地方都是商人必然要考虑的一点。故而在过去房地产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土地销售成为了我国地方财政的核心收入之一。

但是现如今房地产行业受到打击,不少房产都无法售卖出去。房地产行业不景气,购买土地的活动也就随之减少。而且从中国的市场需求来看,中国对于房地产的追捧程度不断下降,市场达到饱和,未来地方财政卖地收入长期持续降低是必然的趋势。

也就是说目前的地方财政面临着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的困境。这种情况的持续,未来地方财政何去何从呢?

三、地方财政何去何从?

地方政府未来在财政上必然需要做到开源节流,才能避免财政赤字过大。首先地方财政未来想要健康的持续运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优化债务结构。虽然由于新冠疫情的发展,债务和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可避免。

但实际上在这些支出之中,也有不少是被一些第三方机构私吞。同样的在其他支出之中,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政府应该严查,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中国现在已经放开了疫情防控,在医疗上的支出,地方政府将会减少不少。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应该借此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完善债务结构。至于开源也是同样的道理,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减少之后,必须想办法增加其他收入来补齐卖地收入减少的漏洞。若是如此,政府应该要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大力扶持当地政府企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这是因为这些地方政府企业的收入是属于地方政府地财政收入来源之一。想要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这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老百姓收入。税收也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中国的税收比例并不会轻易地改变或者增加,想要从这方面下手,只能是增加居民收入。只有居民收入增加了,才是税收增加的王道。

其实总结起来也就是说,未来地方财政的收入想要增加,必须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强当地的经济活力,经济的正向循环发展,永远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最好方式。

结语

面临着各种经济上的冲击,地方财政在接下来确实会受到不小的冲击。债务付息的压力,收入降低的压力,这些都是考验地方财政的事情。地方财政未来想要发展的更好,必须要对自己的债务进行规划,同时还应该要想办法增加财政收入,改善财政收入模式。

关键词: 地方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