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热讯:52亿贷款逾期!未及时披露收监管函,广州农商行被动成第一大股东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南深

3月14日,深交所向鸿达兴业发出监管函,因公司在发生重大债务违约时,未及时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已逾期债务超50亿元,而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只有不到5000万元。


(资料图片)

公司债务违约主要受前期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深陷危机影响,导致银行抽贷、缩贷。根据2月25日的公告,广州中院已裁定受理鸿达兴业集团破产清算申请。而在此之前,鸿达兴业集团主要债权人广州农商行通过执行法院裁定方式,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41亿股(占比10.92%),被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受控股股东拖累的鸿达兴业,主业也十分低迷。此前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至45亿元,同比下滑31.01%至38.68%;归母净利润2.95亿元至3.3亿元,同比下滑61.26%至65.37%。

重大债务违约不及时披露

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公告

深交所监管函显示,2023年2月24日,鸿达兴业披露《关于深交所对公司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已逾期未偿还的借款总额为52.28亿元。经核实,公司仅在2022年4月30日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中列示,已逾期未偿还的短期借款总额为30.46亿元,其后未再披露逾期借款信息。

深交所称,公司在发生重大债务违约时,未及时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存在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公告的情形。而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 年修订)》第7.7.6条第二款,“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属于出现重大风险情形,应当及时披露相关情况及对公司的影响。

为此,深交所要求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对于发生持续重大债务违约原因,公司此前表示系因受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债务违约影响,导致各金融机构对公司进行了抽贷、缩贷。由于部分借款违约,公司无法新增金融机构信贷额度,主要通过日常经营取得货款作为流动资金。

目前公司现金流已经到了几乎枯竭的地步。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有38亿元,但货币资金仅有4578万元,应收账款却高达28亿元。另外,公司财务费用高达2.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利息收入仅有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7%。

由于融资贷款到期违约被法院进行司法划扣,公司甚至还发生募集资金被划走的情况。截至2023年1月31日,被划走的募集资金合计有8256.64万元。

债务笼罩下,鸿达兴业主业也举步维艰。1月19日公司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至45亿元,同比下滑31.01%至38.68%;归母净利润2.95亿元至3.3亿元,同比下滑61.26%至65.37%。

控股股东已申请破产清算

广州农商行“债转股”成第一大股东

在鸿达兴业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及三季报中就持续披露,其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存在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偿还情况,包括债券违约、借贷违约等。

其中,鸿达兴业集团的“19鸿达兴业MTN001”“20鸿达兴业SCP002”“18鸿达兴业MTN001”“20鸿达兴业SCP001”“19粤鸿达兴业ZR001”均发生债券违约,涉及本金金额合计44.5亿元;鸿达兴业集团及其子公司向各大银行借贷金额合计69.03亿元,均发生违约。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鸿达兴业集团总负债246.28亿元,净资产87.8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71%。

2023年1月4日晚,鸿达兴业发布公告称,鸿达兴业集团因经营状况发生变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等原因,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消息一出,公司股价次日一字跌停,市值跌破百亿,1月6日盘中再次跌停,收盘跌幅收窄至约6.5%,创四年以来新低。

根据公司2月25日的公告,鸿达兴业集团已收到广州中院下发的《民事裁定书》[(2022)粤01破申637号],裁定受理鸿达兴业集团的破产清算申请。

而在此之前,鸿达兴业集团因债权人发起强制执行,已经失去第一大股东位置。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19日,广州农商行通过执行法院裁定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41亿股,权益变动(增加)比例累计达10.9197%。至此,广州农商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22年4月,广州农商行就通过中拍平台,拟拍卖转让17项债权,金额合计88.93亿元,其中本金余额77.28亿元,欠息11.31亿元,代垫费用3403万元。而债务人为鸿达兴业系列的债权金额占据大头,高达55.89亿元,债权资产包核心抵押物包括了位于白鹅潭商务区核心区的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一度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农商行近年似乎极度“流年不利”。此前中国基金报曾报道,这家资产规模过万亿、排名全国农商行第二位的发达地区银行,发生多起通过信托通道“跨省放贷”逾期的案例,包括在“东北参王”紫鑫药业身上本金近3亿的违约,以及德隆系公司华翔投资身上本金25亿元的违约。2018年至2021年,广州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7%、1.73%、1.81%、1.83%,持续攀升。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