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时快讯】富莱茵花园,曾经的北京火柴厂,当年最重要的刚需商品之一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东城永外,富莱茵花园,曾经的北京火柴厂,当年最重要的刚需商品之一。


(资料图片)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真的是最重要的刚需,甚至说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的演化。之所以工资叫“薪”,就是因为柴火是居家生活最重要的,不给钱可以,不给柴没人给你干活儿。

火柴在老北京话里也叫“洋火,取灯儿”,好像也有叫“自来火儿”的,但很少听到。据说解放前北京有好几个火柴厂,解放后就都合并了,搬到了永定门外,就是现在富莱茵花园的位置。

两广路拆迁的时候,桥湾儿一带要拆个老院子,挺好的四合院,然后有人要求保留,据说就是曾经的一个火柴厂。但四合院不太适合当火柴厂吧?有可能是火柴厂宿舍或老板的宅子,反正是保留了,传说是还因为这院子调整了道路呢。具体在哪儿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草厂一带。但草厂这地方就更不合适造火柴了吧,搞不懂。

在我印象中火柴一直是2分钱一盒,后来80年代中期涨到过3分,我爸托关系囤积了好几大包。想的是省钱,但没想到夏天平房返潮,没法用了,晒干了都不好使,无奈的赔了钱。所以说炒房风险大,炒火柴的风险更大。

小时候我挺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火柴盒上都是“安全火柴”,这玩意儿难道还有不安全的吗?后来可能是90年代了才见到不安全的,只要是粗糙的地方一划就着,确实不安全。但这就是当个玩意儿了,没人真正用。

那会儿火柴是要“划本”的,有定额。具体每个月多少我忘了,反正是自从有了煤气罐之后家家不够用,然后就得到处托人买,挺费劲的。一直到有人送了我家一个电子打火的,就跟现在的燃气灶脉冲一样,滴滴答答的玩意儿,这才不用跟火柴着急了。

我在永外见过一个老北京,说他家就是火柴厂的,在7/80年代可牛了,效益非常好,奖金放到全北京都是高的。然后我还好奇的跟他打听了糊火柴盒的事儿,因为小时候总传说谁家生活困难就糊火柴盒,好像1000个才给几毛钱,但从来没见过谁家真的糊过。

按这老工人的说法是70年代之前有过这事儿,但如果不是工厂家属的话还没资格呢,顶多是发给周边的百姓,确实不是想糊就能有活儿的。那个年代都穷,想挣外快不容易。

对了,这个老工人还说自己是童工,解放前不到9岁就进厂打工了。当时的厂子里基本都是孩子,资本家为了省工资呗。然后还让我看了他的手,满手的老茧。我反应不过来,做火柴有这么大的劳动量吗?而且这火柴厂都没了好几年了,怎么还有茧子?

他说是小时候就留下的病根儿。那会儿不是安全火柴,所以很容易就着了,虽然火柴头很小,但一天下来也不知道被烧多少次。直到进厂几个月之后,手上新伤旧伤的都变成老茧,那才不怕烧了。现在的人们估计无法想象了,过去不到10岁的孩子就得打工,还得吃这种苦。

对了,过去据说还流行过收藏“火花”,也就是火柴皮,但这只是听说,我还真没见过谁家收藏的。确实有过一些盒子挺漂亮,我家就有过水浒和脸谱的,但也没觉得有什么太大意义。

前几年倒是在CBD见过一伙儿骗子,专骗老头儿老太太,神神秘秘的用火花收藏骗人。我在边儿上看了半天也没敢揭穿,怕挨揍。后来是拉着司机过去跟着起哄,算是把骗局给搅和了。但也没用,人家换个地方接着骗,有的是老人上当。这玩意儿也只能骗老人,年轻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北京火柴在我印象中挺早就见不到了,都是泊头火柴,就是河北泊头的呗。创始人是冯巩的爷爷,大总统冯国璋。泊头火柴后来也没了,我遇到过泊头信誉楼的人,一聊天的口气和说北京火柴一样,惋惜又无奈。

火柴除了点火儿还有一种功能,掏耳朵,而且传说还能消炎,毕竟有硫磺或白磷吧。甚至小时候我有一次耳朵让蜜蜂给蛰了,肿了一个大包,老师让人拿火柴头给我消毒,忘了管用不管用了。

90年代还流行过一个段子呢,就是问男女之事谁舒服?回答:火柴棍儿掏耳朵,你说谁舒服?

本来想说富莱茵花园的,结果说了半天都是火柴。那就下次吧,下次再聊,反正这儿也不拆迁了……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