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美团,撒钱百亿“讨好”员工

大厂决定撒钱留人

短短数日,多家互联网大厂不约而同开始新一轮“撒钱”。


(资料图)

4月14日,据市场消息,美团于13日晚发布公告,向公司雇员授出约4604万股奖励股份,按每股130.9港元价格计算,这个大礼包的总价值达到了60亿港元。据「市界」了解,这也是美团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股权激励计划。

和美团同一天发出类似公告的还有腾讯,4月13日晚,腾讯公告表示,董事会已决议根据股东授权发行966.02万股新股份,以履行2022年8月向不少于7400位奖励人士授予的奖励发行,合共920.8万股奖励股份计划。按照当日股价,腾讯此次发行的奖励股份价值超过35亿港元。

像是一种默契,前两天(4月11日),东方甄选刚刚宣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高管、雇员在内的154人发放3045.9万股份奖励,按照当日东方甄选股价,相当于8.83亿港元。

半个月前(3月28日),小米也公告了新一轮的股权奖励计划,对4110名员工授予1.9亿股奖励股份,按当日股价12港元计算,奖励金额达到22.8亿港元。从奖励股份数量(1.9亿股)来看,这也是小米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股权激励计划。

有人被授予新的激励,也有人开始落袋为安。

4月13日晚,不少持有字节期权的员工均收到了来自公司的回购短信。“一年两次回购,字节的现金流是真的牛。”一名字节员工表示。

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股权激励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但是从美团、腾讯到字节,全都在同一天曝出类似的“撒钱”操作,还是震惊了不少互联网打工人。毕竟在过去两年,互联网行业的主流声音是降本增效,降薪和裁员才是更普遍的现象,这样慷慨的场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而这次发出的红包,即使落到单个员工头上,也可谓是诚意十足。以披露了具体激励人数的腾讯、小米和东方甄选为例,腾讯此次股权奖励计划,获奖员工人均股权价值超过47万港元,小米股权激励计划,平均每名参与者能分到55.47万港元,东方甄选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更是人均获得股权价值超过400万港元。

“这个钱虽然不是人人有份,但整体还是很良心的,尤其是东方甄选的400万港元(约350万元人民币),北京一套房的首付有着落了。”一名大厂员工如此评价。

大厂集体撒钱,当然不为别的,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留人,正如美团在公告中提到的,股权激励是为了使承授人的利益与集团利益一致,并鼓励及留住承授人,为集团的长远发展及利润增长作出贡献。

和直接发现金大礼包相比,股权激励留人的效果往往要更加显著,因为股权一般都有较长的归属期(锁定期),员工必须要留在公司才能兑现。例如美团此次授出的股份,就设置了半年至两年不等的归属期。一名拿过小米股权激励的前员工则表示,小米派发的股权也分好几种,有的可以直接交易,有的需要等一年,最长的归属期长达四年。

即使是没上市的字节,其期权也设置了较为苛刻的兑现标准,据一名字节员工披露,字节每一笔授予的期权,都需要满一年归属期才能参与回购,并且必须分多次回购。其中非期权形式的奖金,第一年归属期满后只能申请回购40%,之后每满一年回购比例增加20%;以期权形式发放的奖金,第一年归属期满只能申请回购50%,归属满两年后才能申请100%回购。

不仅如此,据多名前字节员工表示,今年字节期权回购,离职员工的回购价格要在原有价格基础上打八折,更早之前则为七五折。而在许多互联网大厂,离职员工必须要在规定期限内售出股权/期权,部分企业的股权激励/期权离职后更是直接归零。

少数人的狂欢

大厂密集撒钱,虽然主要是为了稳定军心,但是毕竟名额有限,眼看公司发钱,大厂打工人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名大厂员工对「市界」表示,这次股权激励主要还是针对绩效较好的员工和高序列职位,并不是人人有份,自己就没有收到相关通知。据这名员工透露,至少在相对高级别以上才能拿到激励,“一将功成万骨枯”。该员工方面还认为,公司内部存在一些任人唯亲的情况,激励的公正性有待考究。

据拿到了此次激励的美团L8级别员工林鹏透露,美团的股权激励一般是根据每个事业部的发展情况确定的,今年主要是给到美团优选、无人机两大业务,以及一些小的业务条线,例如美团云。在具体的激励人选上,一般运营、销售等前端和中端职级要在L7以上,后端的研发、产品经理、工程师标准则放宽到L6以上。

一名腾讯员工也表示,这次股权激励并不是新增的,而是去年8月就发了,并且只发了7400人,占员工比例不到10%,并没有轮到自己,“啥时候给74000人发可能就有份了。”这名腾讯员工感叹道。

据该腾讯员工提到,腾讯股权激励主要也是针对高职级管理层和腾讯老人,例如腾讯的GM级别(总经理),很多都是在腾讯工作10年以上的,VP级基本上则是10-15年。此外,一些有突破性的重要项目员工,也更容易获得股权激励。

“腾讯的很多高管年终奖不要钱而是要股票,这种囤股票的行为更多是给公司上下一些信心,告诉大家自己和大家是一条船上的人,我们是和公司站在一起,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的。”该腾讯员工表示。

相比于腾讯和美团,小米的股权激励“中奖”概率则要大很多。一名小米员工表示,一般入职小米满一年,就有机会拿股权,上市后每年都有数次股权奖励计划,近两年基本保持在每个季度一次,“撒钱”十分频繁。

以2022年为例,小米一共进行了四次股权激励计划,分别是3月、5月、8月和11月。其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是3月份,小米共拿出了1.749亿股奖励股,激励人数高达4931人,按照当时小米股价14.78港元计算,平均每个员工能分到52.74万元。

而且和动辄十万人以上的其他大厂相比,小米员工数量相对较少,据小米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米一共拥有32543名员工。仅去年四次股权激励,小米累计向超过1万名员工派发了股权。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市以来,小米至少进行了18次股权激励,多名小米员工透露,通常情况下每个人不会多次拿到股权激励,加上存在入职满一年的限制,这也就意味着,在小米拿股权的几率大大增加。

不过相比于平均数据中动辄数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激励金额,大部分小米员工即使中奖了,但到手的钱并不算多,因为股权激励通常要和职级挂钩,普通员工拿到的数量普遍有限。

美团的林鹏也告诉「市界」,他今年拿到的1000股股权,实际价值大概也就14万元左右,而且公司的股权激励很多时候都是有交换条件的,主要给到一些活水、降base降薪、该升职未升职、该普调没涨薪的员工。另一名拿过小米股权激励的前员工也表示,虽然小米每次股权激励人均都是几十万元,但实际上大部分员工是“被平均”了,实际到手的数量并不算多。

当然,拿得少的还不算啥,只要是免费股权,苍蝇再小也是肉,更夸张的情况,是自己掏钱购买公司期权的员工,甚至还可能面临亏钱的情况。

在字节,除了公司可能会发放期权奖励以外,员工年终奖也可以选择兑换期权,也就是相当于自己花钱买。但是最近字节新一轮的期权回购价格,让不少离职员工发现,打完折后的价格刨除税金甚至还不如自己当初买的价格。

据多名字节员工透露,这一次字节期权回购,内部员工价格1065元(155美元),离职员工852元(124美元)。一名离职员工表示,自己当时买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千多元人民币,现在离职回购还要打八折,“血亏,只能等上市看看了。”

另一名字节员工透露,离职字节后,即使重新回流入职,也没法以内部价进行回购,“回流前归属的期权和离职员工一样,都是124美元”,自己当初买的时候价格已经是126美元,现在离职后,也属于打折回购。

一名曾获得过免费期权奖励的前字节员工也表示,这两年字节期权回购价格涨幅已经不大,现在基本已经不看回购了,就等着以后上市看有没有机会赚一笔。

降本增效余波未平

“如果希望员工发挥超乎想象的能力和潜力,就必须把他们变成公司合伙人。”早年间,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言简意赅,恰好道出股权激励的奥义。

互联网大厂并非股权激励的唯一玩家,但其闪耀着光芒的造富故事,经由社交媒体层层扩散,还是树立了不少“进大厂,拿股权/期权,实现财富自由”的典型。再之后,行业高增长神话不再,股权/期权崇拜退潮,降本增效接踵而至。

行业退潮之下,互联网大厂也急需一个抓手,来留住核心的骨干员工,以避免人才流失,哪怕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跟公司经营层面关系不大,可能主要是想留住一些中高层。”林鹏告诉「市界」,尽管美团2022年年报显示亏损收窄,但公司内部做过一次复盘,盈亏问题并非首要。

同样大手笔的小米,走的也不是“先盈利,后撒钱”的路子。财报数据显示,小米2022年营收、净利双下跌,是公司上市以来首个双下跌的财年。但公司紧接着就对4110名员工授予1.9亿股,股权授出数量创下上市以来新高。

“主要是降本增效之后,管理岗到手的钱变少了,甚至被一线业务员倒挂,不少人难免心里不平衡。”林鹏告诉「市界」,近一两年美团一直在降本增效,具体动作包括人员优化、合并长期不盈利的部门、削减base地各项支出等等。一来二去,管理岗到手的钱反而变少了,“一线员工不能大动,还指着他们干活”。

与此同时,一些大厂为了在管理上更加“轻资产”,也不约而同削减了员工升职加薪的机会。

《晚点LatePost》曾在2022年9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阿里、美团都不再对晋升的员工调薪,腾讯则是统一在年底调薪,表现一般可能不调,网易以前加一次薪涨幅是15%以上,后改成低于10%。

时至今日,降本增效带来的晋升通道受阻,仍然没有被扭转的态势。

林鹏在L8B级别上待了两年,眼瞅着今年晋升L8A无望,公司适时给他抛出1000股股权激励,按授予当天股价折算,相当于14万元左右。

“有股权总比没有好,持了公司的股,总不希望公司差吧。”林鹏多次思考过公司用股权激励取代升职加薪的原因,最后的结论是:既能让财报更好看,又能通过压缩一定岗位的收入减少成本。“打个比方,同样的活,L7和L8都能干,不如就用L7,再给些股权。”

不少大厂员工也向「市界」表达了类似观点。“打算留人或者给不了普调就给股权”,有员工告诉「市界」,近些年已经看清了大厂的套路,现金和福利是没有的,但把员工绑在公司战车上的股权激励不会少。

某大厂前HR林沛对「市界」直言,“股权激励也是降本增效的工具之一。”对于公司而言,现金是短期激励,股权是长期激励,大家追求的不过是“不用付出过多现金,就能起到奖励员工的作用”。

当然,公司也不会把话放到台面上明说,更多是一种默契和心知肚明。“没法兑现短期承诺就弄个长期绑定,画个饼。”在林沛看来,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占据主动,就像跟员工说“我们一起买豪宅,但手里没钱,要贷款”。

这似乎意味着降本增效仍在持续之中。

一年多前,当各大厂陆续喊出口号时,外界只是将其视为大厂临时纾困的手段。

而今,“降本增效”四个字已经渗透进了细枝末节。洗手台被撤走的手纸、餐盘里替代活虾的冷冻虾、默默消失的结婚礼金......当降本增效常态化之后,“性价比”三个字被大厂们明晃晃刻在了脸上。

一个细节是,大厂们降本增效,并不都是因为真没钱。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阿里、腾讯账上都躺着几千亿现金,其中阿里集团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和其他投资总额为5392.16亿元(约合781.79亿美元);腾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其他资金共计3195.31亿元;美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202亿元和919亿元。

透过大手笔撒钱做股权激励,如今的大厂们仿佛走在了一条更加坚定的路上。路的前方是“效率”,沿路是大厂们靠股权激励/期权回购捆绑的同路人;路的后方,越来越多普通员工陷入迷茫。他们曾经也是行业高增长时期的受益者。

(文中林鹏、林沛为化名)

作者 |李丹 曾广

编辑 |董雨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