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消费、投资,经济增长万能公式,三驾马车失灵了?

谈到经济增长,我们始终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三驾马车,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们就曾以高铁和地铁为代表的基建项目投资刺激经济。

过去很大程度上,三驾马车都屡试不爽,不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2015年的房地产饱和,三驾马车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始终如此明显。

但自从2022年12月7日疫情解封后,想象中的经济快速复苏,似乎并没有到来,今天的经济增长势头虽然喜人,但后劲乏力,加之就业低迷,未来的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传统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失灵了吗?

先看出口。

在解封后的初期,出口数据是非常亮眼的,一度连续两位数增长。

出口自春节后开始猛增,3月国内出口同比增长14.8%,4月出口同比增长8.5%,5月份则突然降至-7.5%。

到了6月,国内出口下跌趋势继续加剧,根据海关总署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6月出口同比下降12.4%,降幅较5月扩大4.9个百分点,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进口也同比下降6.8%,低于5月2.3个百分点。

出口先增后降,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疫情自身叠加的各种限制因素,在解封后,由于限制放开,出口增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考虑到一些出口订单堵塞、封闭等等,解封后需求被突然释放,出口大概率都会增长。

第二则是需求减少。

不仅仅是国内出口锐减,这几个月越南、印度等地的出口一样受到下滑,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欧美为首的通胀导致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元走高,拉低了本国货币价值。

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们一度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加工贸易也快速发展,平均而言,每年出口的增长都是GDP增长的1.5倍,出口长期来都是“三驾马车”中跑得最快的一个。

出口有多重要?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6年货物和服务出口在国内GDP中的占比达到峰值36%,一度高过房地产,是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

随后金融危机来临,到2009年的时候,暴跌到24.5%,2018年,出口在GDP中的占比已经稳定在19%,到去年,出口只占GDP总量的17.1%。

从2006年的占比36%,到现在的17.1%,这一方面说明了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制造业出口有转移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出口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尤其是叠加这几年外部环境的变化,去风险的产业链正在形成,无形之中这还会继续进一步吞噬我们的出口份额。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但近年已经跌出前三,而美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已经变成了相邻的墨西哥。

这就是美财长耶伦提到的“友岸外包”的威力。

过去美国是以成本和价格优势做生意,但耶伦提出了“价值观趋同、跟朋友做生意”的理念,这对我们的出口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以6月数据为例,中国对美国出口降幅从5月的5.5%扩大至23.7%,对日本、欧盟出口分别同比下降15.6%、12.9%。

今年以来,出口高开低走,目前我们对传统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萎缩,长期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与此同时,出口上也有好消息传来。我们和老俄的整体贸易额在2022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9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

由于老俄无法使用国际资金清算系统结算,贸易力度加大,这也在情理之中。

考虑到过去一年时间里,欧美货币政策的收紧,这让企业和个人借贷成本变高,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全球主要市场的需求,进而减少了出口的数量。

想象在未来,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出口能够有所恢复,但有些东西,可能很难短期内恢复,甚至还会永远错失。

崛起的制造业国家,正在不断蚕食一部分订单和国际需求,这是客观事实。

然后是消费。

消费复苏虽然一度最慢,但现在看来却是最稳的,未来相信也会扛起经济增长的大旗。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高达4.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只有1.8个百分点,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则是为负的0.6个百分点。

这样一对比,反而消费是表现最好的一驾马车。

但这么说,并非是因为消费表现真的很好,反而是投资和出口表现过于平稳,才突出了消费的亮眼。

这从连续几个月以来增长低迷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就可以看得出来,甚至不少人还质疑是否开启了通缩的进程。

通缩就是需求不足,或者货币供应减少导致的,从而带来物价下跌,而通缩一般来说对经济的伤害更大。

考虑到过去几个月都在加大货币供应量,因此CPI下降的原因非常明显,那就是内需不足。

消费需要什么?

需要稳定的环境。

只有人们收入稳定、工作稳定、保障稳定的时候,才会敢于消费,但现在就业指标不是很好看,投资和出口的表现也不亮眼,这就导致就业增长有限,企业投资有限也导致市场对就业不友好。

最终,尽管消费是三驾马车中表现最好的一个,但相对来说,消费还可以更好。

为什么?

因为居民存款储蓄达到了破纪录的一百多万亿,2021年国内家庭存款总额为13万亿,2022年跃升到了14万亿,今年疫情放开了,但上半年居民又增加了7.5万亿的储蓄,高于去年同期的6.5万亿。

也就是说,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家庭存款总额又会比2022年高。

只存款却不消费,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环境依然不那么稳定,大家的消费习惯依然偏向于保守,存钱应对不确定性风险,而不是消费。

居民储蓄大幅上升是由于消费者信心的持续低迷,当然还有三年来造成的短期内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从长远来看,消费最终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源,这一点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就能够看出来,因此刺激消费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更实际的措施是直接向家庭提供消费券支持,或是直接发放现金,规定一个时效性使用,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我们没有直接发钱的先例,因此现金券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过去常用的一个选择是把钱投在基建上,而不是发放给家庭,但现在,大幅投资基建的空间已然不多了。

而其他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疫后居民收入还没有恢复的时候,直接发钱对启动消费是有明显帮助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过去屡试不爽的用基建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这一招,在今天的效果到底如何。

相比出口和消费,投资这一块的把控更具备宏观性和主动性,甚至可以说它没有那么“市场”。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8%,略好于市场预期,不过还是低于GDP的整体增长。

细分来看,民间投资其实增长并不高,主要还是依赖于老办法,那就是地方主导的基建投资,这在上半年同比增长7.2%,这个数据在今天来看还是非常了不起。

除此之外,房地产投资下滑也非常严重;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6月份更是同比下降20.6%,连续两个月降幅超20%。

过去很大程度上,不管是2008年还是2015年,每当经济增长放缓,基建投资刺激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屡试不爽的一招。

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大量的钱注入经济,基建狂潮成为托底经济的主力,一夜之间28个城市的地铁规划出炉,仅此一项投资就超过万亿元。

2016年的棚改货币化,房地产市场再次量价齐升,房企通过激进的高杠杆操作,搭上政策的东风,瞬间膨胀,也把恒大老板许家印推上了首富的位置。

但一夜首富,一夜首负,杠杆撬动的支点,怎么能不还呢?

投资是什么?

投资本质上是投的未来,今天的基建也好,地铁也好,投的是未来的回报率,投的是未来的效率,这一点不管是民间投资,还是地方主导的投资,本质上含义都没有变。

但两者不同的区别在于,民间投资要讲究回报率、考虑投资周期和回报周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承担风险,自负盈亏。

这一点,从今年上半年的民间投资就可以看得出来,以细分的互联网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七家中大型互联网公司二季度投资数量同比、环比减少六成,上半年投资数量同比减半,而央行统计的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也降至26.5%,这是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

互联网行业尚且如此,其他行业的民间投资,可能还会更低。

这么说可能还不够直白,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今时今日的投资,不管是从效率、回报率、周期,都远远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时刻。

民间投资尚且如此,基建投资就更不用说了。

曹德旺很早就提到过这个问题,固定资产太高,每年产生的回报太低,资产投入回报率不足,如果是他的福耀玻璃,早就破产了。

问题就在这里。

投资投的是未来的收益,杠杆撬动的支点也需要在未来去偿还,如今债务激增、产能过剩加剧,这需要未来一个更长的时间段去慢慢消化。

哪怕是基建投资,我们可以修桥造路当然是好事情,但万变不离其宗,依然需要衡量一个基本的使用率和带动的经济效益,一些地方人烟稀少,是否也有必要修桥造路呢?

不可能不计成本地修桥造路,要根据当地的人流量、经济效益去算总账,不能只简单计算当下拉动的GDP和就业。

我们一直在说要恢复信心,那什么是信心?

信心是效率。

PIIE智库2016年的报告称,当年前11个月,私企利润达2.1万亿人民币,而国企利润仅为1.1万亿人民币,而且由于统计口径的关系,私营企业不包含私人控股的有限公司,因此私企的真实利润在当年应该是国企的3倍左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也能说明这点,即使在2015年以后,国企投资占GDP的比重从30%提高到38%,但资产回报率却从2006年之后一路下跌,到2017年仅有1.9%,远低于私企的9.5%回报率。

从这个角度讲,投资真不如存银行。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私营企业至今依然有活力,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国企在占据38%的工业资产占比的同时,仅解决了14.9%的就业。

当然,国企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但反过来说,民营企业一定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决定着更多人的就业和收入,也就决定着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生活好坏的定义,自然也受其影响。

而这,无疑就是信心。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关键词: